English

龙身已画就何物来点睛

2000-01-26 来源:中华读书报 □本报记者 朱 伟 我有话说

对于那些吃过麦当劳、喝过可口可乐的人来说,不管他处在哪个国家,操着何种语言,只要他看见该企业的标识,他都会准确地辨认出来。这即是好的企业标识最明显的优势:迅疾地俘获人心,而且让人过目不忘。

作为经营管理的一项手段,企业标识已经愈来愈多地被重视,因其传播不受受众年龄、地区、教育水平的限制,效果如同一则好的广告,或者说更甚于一则好的广告。

正在转换体制、走向市场的出版社,在这方面的步子迈得怎么样呢?中国青年出版社是在1998年底开始用该社的社标。在此之前,它们并无社标。据该社王寒柏先生称,设计社标完全是为了同国际市场接轨。王先生说,标识是一个看得见的东西,它能在读者中引起更大的反响,同时它所蕴涵的深层次含义颇耐人寻味。该社新设计的社标图案是蓝色的背景上有一只白色的幼狮造型,出版社还为此拟了一个与之相配套的广告词:“今日幼狮,明日雄狮。”同时幼狮也即英文youth的谐音,含有青年蓬勃向上的精神。王先生称,新社标使用后,读者反响不错。

作为全国最大的文学出版机构人民文学出版社,半个世纪以来,该社图书被称为“代表中国文学出版的最高水平”。这样一个声望颇高的老社,近些年来,也颇感市场经济给自身带来的压力与危机,感到要从整体上创立一个品牌,设计社标也因此提上了议事日程。该社负责宣传的孙胜林先生说,作为出版图书的标志,社标的使用不仅代表了我们社的形象,同时也是我们社图书质量的保证。据了解,人文社已在全国征集社标稿件,现已初步选定10件作品。孙胜林称,一旦敲定社标,人文社将会有大的举动,来推广该标识。

记者发现有越来越多的出版社介入到设计标识的活动中来。大象出版社、山东美术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借助媒体向全社会公开征集社标;河北教育出版社、希望出版社、人民大学出版社几易社标,直到选定最为合适、最能体现该出版社特色的社标为止。凡此种种都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企业标识在企业整体形象的推广宣传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对于社标设计各出版社说法不一,但是个性化、能体现出版社特色却是业界人士的共识,它决不是简单的图案、色彩、字母的组合,它应该包容更多的寓意,在提供识别的同时,也传达着一种精神。读者所熟知的三联出版社,其社标图案是朝同一个方向抡铁锤的三个劳动者形象,它因不同于一般出版社选用书籍的象形图案或拼音字母的组合而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三个劳动者的形象也表明了三联是三家书店的联合,也揭示了三联“为劳苦大众服务,不断锤炼自己”的含义。作为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出版机构,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社标设计也不同于一般大学社多采用校徽图案的设计,而是用其主建筑物的独特造型为主要图案,不仅展示了该社的出版实力,同时建筑的造型也蕴涵着该社“记录人类文明,沟通世界文化”的经营理念。中国青年出版社的社标除了图案设计颇有新意外,其颜色的选用也别具匠心,其底色的蓝色源自五四运动时青年学生所穿的蓝大褂的颜色。作家出版社社标中金色的牛角正是孺子牛精神的体现,中间一支金色的钢笔也很能使我们想起作家手中那支神圣的笔。

当然,在目前出版社的标识设计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南京大学从事出版研究工作的张志强副教授认为,使用社标的出版社还是太少。全国有560多家出版社,但使用社标的出版社不足半数。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询问读者能否记得出版社的标识,能回答上来的寥寥,多数人都只是摇摇头。美术出版社作为专业出版社,在形象设计上应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在记者采访的6家美术出版社中,有4家没有,另外2家据说是有,但连该社人员都无法记清社标是什么样子。综观这些使用社标的出版社,可以发现多集中在京、沪、粤等经济发达的地区,其他地区则大大滞后。

问题之二在于宣传的力度不够。读者对社标的认知度来自出版社对它的宣传与使用,社标应该尽可能地出现在出版社与外界接触、联系的一切活动与事物中,以此得到最广泛的社会传播。但在采访中,有许多出版社却对在书上能否使用社标存有疑问:有些出版社认为书籍上使用社标会破坏书籍的整体设计;有的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中,有些使用,有些不使用,据这些出版社称,是否使用取决该书的责任编辑,显然,对社标的使用没有一个严格的规定;还有些出版社只是在该社出版的重要书籍上才印上社标,而一些不重要的书籍则付之阙如。翻开各种报刊,出版社在宣传该社出版的书籍时,很少将该社的形象标识一并宣传。在西单图书大厦的各出版社的广告灯箱上,也少有出版社的社标,即便有,也多处于不显眼的位置,又以极小的形式标出。看来,出版社这方面的意识还是不强。

问题之三是设计的单一化、雷同化。多数出版社在选定社标时,都希望读者能准确地辨认出,于是以各种英文字母、拼音字母的不同组合为首选。但字母的组合假如没有创意,很容易流于呆板,而不能给人以鲜明的视觉效果;雷同化是另一痼疾,如教育社多以苗木表示,科技社多以星火示意,而大学社则更多地选用该大学的校徽为图案,很容易给人一种面孔一样的感觉。“出版社的社标应同出版社自身的出版特色联系在一起”,张志强分析:“社标的缺少特色也正是出版社缺少特色的体现。”

国外一些出版社,如德国的鱼人出版社、英国的雷达出版社、瑞士的地图印刷出版公司,它们的企业标识已不再只是该企业的标识,更多的是该出版社出版书籍质量及特色的象征,无形中替其产品作了广告及宣传。不断壮大的中国出版社,也应该急迫地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如何使你自己的招牌更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